【智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民企关注新热点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巨大,2019年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2万亿元。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实现了增长。
今年上半年,共完成投资1.45万亿元,同比增长6%。以往,由于市场准入限制,民营企业很难进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投资领域,这也因此成为了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短板。
随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2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 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个短板将逐渐被补齐。
破除市场准入壁垒
《意见》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坚持各类投资主体一视同仁,遵循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属性和发展规律,聚焦重点领域,优化市场环境,强化要素支持,鼓励改革创新,减轻企业负担,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构建民营企业合理盈利的参与机制,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作用,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质量和效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意见》进一步放宽了关于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格的规定,要求合理设置资格条件,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设置限制性门槛,不得以施工企业必须在施工所在地设立子公司为由限制民营企业参与项目投标,不得在招标文件中提出明显超出项目特点和实际需求的资质资格、业绩、奖项等要求。
这对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推动作用,有利于激发民营企业参与交 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在交通运输部近日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孙文剑表示,《意见》的出台,将消除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痛点和难点,增强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推动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相关主管部门应通过简化办事流程、 强化执法监督、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等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不合理限制条件和隐性壁垒。
“对于交通基础设施的重大项目,民营企业很大的困境在于信息不对称,重大战略规划和重大的战略决策,他们想参与都不知道怎么参与。”孙文剑表示,将加强力量,在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制订实施中听取民营企业意见,让民营企业在重大交通基础 设施建设的源头就开始参与。相关主管部门还将加强向社会推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拓宽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信息渠道。
释放民营资本活力
(来源: 中国建设报建筑半月谈 冯路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