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回顾回顾一、中国安装协会通风空调分会的发展过程
1978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暖通情报网通风空调工程工业化施工经验交流会上,提出了通风空调施工技术发展的“三化”和“四新”方向,即:设计标准化、加工预制化、施工机械化 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结构(材料),并成立了我国安装行业第一个专业技术情报网——通风空调施工技术情报 网,该网的组长单位是上海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情报网的建立,推动了企业间的技术交流,攻克了一些加工机具的难题。
1979年,情报网建议国家建工总局主管部门成立以“四大专业”即设备、电气、管道、通风空调为主的全国情报网。 1980年10月国家建工总局在成都成立了全国建工系统安装技术情报网。原通风空调施工技术情报网作为全国情报网的中坚力 量,改名为通风空调施工技术专业组。1985年11月,安装协会应运而生。1988年8月,中国安装协会召开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决定在协会科技委下设立若干专业委员会,通风 空调专业委员会于1988年11月在广东肇庆成立。
30多年来,从情报网到专业委员会,再到分会,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由原来以地方国有安装企业为主体,扩展到了中 央、民营、股份制、空调设备制造等企业,形成了制作技术与 安装技术互补,共同推动行业发展的格局。还坚持以年会形 式,组织开展全国性的专业技术讲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 料和新设备的应用交流,优秀论文评选等活动,每年出版一集 《通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文选》。近几年,分会专家们参与了《中国安装业40年》《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 通风管道技术规程 (JGJ141)》《 机电工程创优策划与指导》《机电工程常用规范理解与应用》等的编 写,还组织编写了《通风空调工程质量图解手册》《通风与空 调工程施工技术实例》第1集和第2集等科技书籍并正式出版。
分会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充分的肯定。1988年,原通风空调专业委员会获得了建设部优秀社团分支机构的光荣称号。 2014年4月,分会获得了“中国安装协会先进分支机构”称号。
二、通风空调安装技术40年发展回顾
我国通风空调行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手工生产为主,改革开放后通过引进国外技术与自主创新,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1.风管制作安装技术发展
(1)金属风管制作安装工艺进步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通风、空调专业技术是很落后的,空调技术是在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逐步发展起来的。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安装企业——广州市机电安装公司在80年 代初期安装外资工程时,才开始接触空调专业工程的施工技 术。
1979年,广州白天鹅宾馆工程首次引进日本风管咬口机, 实现手工向机械加工的转变,工效提升十余倍。随后,上海、 北京等地企业自主研发风管流水线及小型加工机械。1980年 代,陕西省安装公司成功仿制并推广成套风管加工机械。 1990年代中期,随着高层建筑增多,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引 进美日自动生产线,国内企业如广东力丰、北京风腾等也陆续 推出自动与半自动生产线,填补国产设备空白。特别是由于高 层、超高层的公用建筑大量涌现,通风空调工程任务剧增,风管加工制量很大,原有的风管制作单机已无法满足工期的 要求。1994年广州市机电安装公司率先从美国引进了我国安 装行业第一条风管加工自动生产线及附属成套设备。1995年 以后,上海市安装公司、北京市安装公司、广东省安装公司 和北京住总安装公司等单位相继引进了日本和美国的风管加 工自动生产线,我国国内企业也陆续生产了全自动和半自动的风管加工生产线及附属的全套设备,弥补了我国在这一领 域的空白。从此,我国安装行业通风空调风管的制安量便由 每年的几十万平方米发展到600万平方米以上,为我国蓬勃 发展的通风空调行业贡献了力量。
金属风管的连接亦实现突破。如风管管段之间的连接, 除了大口径风管采用角钢法兰连接外,一般风管的连接,根 据风管口径的不同,分别采用无法兰 (C 形、S形等)、共板法兰 (TDF)、薄钢板法兰条 (TDC) 工艺,从而节约了钢材的用量,简化了风管的制作和安装工序,使工艺技术跃上了新台阶。
(2)新材质风管大量出现
如机制玻镁复合板、聚氨酯复合板、酚醛复合板、玻纤 复合板、酚醛单(双)面彩钢板、玻纤单(双)面彩钢板、 纤维布风管、防火板等逐步得到推广。这些新材料风管与金 属风管相比,集保温、消声、防潮、防结露等特性于一身, 具有重量轻、外形美观、施工方便效率高、气密性能好等诸多优点,逐步替代金属风管,推动了风管技术多元化发展。
2.节能通风空调系统安装技术发展
(1)变风量空调施工技术
该系统是一种通过改变进入空调区域的送风量来适应区域内负荷变化的全空气空调系统,具有区域空气温度可控 制、空气过滤等级高、空气品质好、部分负荷时风机可变频调速节能运行、可变新风比、利用低温新风冷却节能等优点。到90年代中期,随着对室内空气品质重视提升,变风量 空调系统在高级办公建筑中广泛应用,对施工单位的深化设计、自控调试提出更高要求。
(2)冰蓄冷与低温送风空调系统施工技术
冰蓄冷空调系统是通过制冰方式,以相变潜热贮存冷量,并在需要时融冰释放出冷量的空调系统,该系统具有平 衡电网峰谷负荷,减少制冷主机容量,冷冻水温度可降到- 4℃,可实现大温差、低温送风空调,节省水、风输送系统的投资和能耗。
(3)冷辐射空调系统施工技术
该系统采用独立温、湿度控制系统,由独立新风系统送风来满足通风换气要求并承担室内全部潜热负荷,吊顶冷辐 射板承担室内的显热负荷,可以节省能源和大量的风机能 耗;另外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为大温差冷冻水系统和冷冻 水梯级利用系统创造了条件。
(4)高效空调制冷机房系统工程技术
制冷机房系统能耗约占通风空调系统能耗的70%。通过对系统构成的冷水机组、循环水泵、冷却塔与末端等进行设备优化选型和利用BIM 技术细化设计、施工、调适及运维的 闭环管理,实现了能效比大幅提升和空调制冷机房的高效运行。
3.超高层建筑通风空调系统施工技术
(1)超高层建筑狭窄竖井风管连接技术
该技术基本不考虑预留安装空间,实现超高层建筑狭窄竖井内的风管施工,具有安装精度高、操作空间小、安全可靠的优势。
(2)设备层空调设备减振降噪技术
在超高层建筑设备层中,多个设备层运行特别是其中的 冷水机组、水泵等设备振动噪音影响明显。施工单位通过设备选型、减振、隔声、消声、吸声等五大综合措施,严格控制振动与噪声。
(3)既有建筑改造通风空调工程技术
随着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空调系统逐步老化,节能改造与系统更新成为行业新课题。通风空调行业正朝着设计更新、系统更换与控制智能化方向发展。
三、感谢各方的支持和帮助
47年来,从情报网、专业委员会再到分会,通风空调专业组织的发展离不开协会领导与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回顾 “三化四新”目标,我国通风空调工程在预制化、机械化、标准化及新技术研发方面已与国际同步,这是全国同行共同努力的成果。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推进技术创新,为实现洁净空气、舒适环境与节能高效而不懈奋斗!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864号